- 2020-12
16
工廠轉讓
工廠轉讓 - 2018-05
22
臺灣文化用紙5月續調價 預期后市行情游走高位
臺灣文化用紙5月續調價 預期后市行情游走高位2018-05-22 轉載自臺灣《紙業新聞》受國際漿價一路攀高影響,加上中國大陸與國際市場文化用紙售價不斷走揚,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廠繼3月調價后,5月再續作一波成本反應行動,調幅約5%。業界預期除非漿價大幅震蕩,否則上半年將致力落實新價。國際漿價自前年第4季度反彈并一路飆升以來,至今年4月,不僅歐美市場長短纖漿價均已超過千元,在亞洲市場也創下至少近一二十年來的新高紀錄,其中長纖漿每噸新價最高已達940美元;短纖漿則突破800美元/噸,最高達到840美元/噸。由上可知,下游的文化用紙一直承受極大的高成本壓力,因此,反應成本對紙廠來說是勢在必行。隨著國際漿價的漲勢,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廠曾于去年進行過多次成本反應行動,而最大的一次調幅是在去年12月,文化用紙單次調幅達10%,創下近年來單月最大的一次漲幅,累計去年全年臺灣島內文化用紙售價調幅約有近30%左右。然而,除了漿價飆漲之外,還有包括能源、運輸、環保、人力等等成本居高不下,反應成本的調幅仍遠遠不足。因此今年3月,文化用紙又進行了今年來的首波調價,以減輕成本不斷增高的壓力。據悉,由于去年12月臺灣省內文化用紙才大幅調漲過,業者遂于元月讓新價穩定一段時間;2月則將少部分尚在低檔的交易介位調回正常價格;3月的正式調價,幅度約7%,紙廠透露,目前文化用紙新價在臺灣省內市場已經落實。不過,國際漿價尚無反轉走低的跡象,加上中國大陸因嚴格執行環保政策以及“洋垃圾進口禁令”導致臺灣省內造紙原料及紙品價格紛紛大幅上揚,迄今仍處高位,再者,國際文化用紙不僅3月曾調漲50美元/噸,4月又追漲一波每噸30美元,受此氛圍影響,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廠決定5月再作第二次調價,期能進一步反應成本。據造紙公會的產銷統計資料,去年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印刷書寫用紙)總產量為33.88萬噸,較前年減少11.9%;總銷售量34.73萬噸,較前年減少11.6%,其中臺灣省內銷總量為24.08萬噸,較前年減少14.4%;而臺灣省外銷總量為10.65萬噸,較前年萎縮4.7%。由上可知,去年的文化用紙供需包括臺灣省內銷均呈現衰退情形。若以個別紙種來觀察,銅版紙去年產量為8.20萬噸,較前年減少9.6%;銷量為8.01萬噸,較前年減少19.1%,其中臺灣省內銷3.50萬噸,較前年大減26.5%,臺灣省外銷4.51萬噸,較前年減少12.3%。此外,膠版紙去年產量為17.94萬噸,較前年減少19.3%;銷量18.93萬噸,較前年減少16.7%,其中臺灣省內銷15.14萬噸,較前年減少19.1%,臺灣省外銷3.80萬噸,較前年減少5.2%。而雙膠紙去年產量2.87萬噸,較前年略增2.4%,銷量2.81萬噸,較前年增加21.7%,其中臺灣省內銷2.62萬噸,較前年增加17.1%,臺灣省外銷0.20萬噸,較前年劇增157%。由以上數據顯示, 在三項主要文化用紙中,銅版紙與膠版紙的供需及臺灣省內外銷市場均呈現明顯的萎縮情形,僅雙膠紙的產銷及內外銷是全面成長之勢。可以說,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市場處于持續萎縮的狀態中,而雙膠紙則受臺灣省內紙廠減量且提升外銷比例的影響,反而促成內需增加,但是整體的雙膠紙的供求較之過去,其實仍然縮減不少。盡管面對各項高漲的成本,文化用紙不得不逐步反應,實際上,自去年以來的調價,都是以反應成本為主。因此繼3月的今年首次正式調價落實后,5月續漲的一波幅度約為5%,即每磅調升0.5元左右,調后新價銅版紙13.5元(不足磅)到14.2元(足磅),而膠版紙約為14.5元上下,但仍依個別條件而略有差距。業界表示,由于近期臺幣貶值,加上國際漿價持續上揚,因此進口文化用紙行情同樣走高,銅版紙每磅分別由11.5~12元提升到12.5元;膠版紙從13.5元上漲到約14元,若以噸計,則銅版紙每噸已達880美元,膠版紙則達950美元以上。業者分析,國際長短纖漿的未來走勢,向上仍約有數十美元的拉升空間,其中長纖漿價800美元/噸與短纖漿價650美元/噸,都是有效支撐點,換句話說,即使國際漿價后市有可能反轉下探,也應是狹幅盤整格局,相對地,文化用紙價格也可望于高位游走,并無太大的下跌空間。據了解,因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內需萎縮,近幾年來文化用紙廠均陸續進行產品轉型,改產特種紙強化臺灣省外銷市場,因此銅版紙、膠版紙等大宗紙品產能大降。銅版紙因每月都有萬噸以上的進口量可以補充臺灣省內紙廠減產空缺,但膠版紙尤其是雙膠紙的缺口更大,而進口量以普通膠版紙為主,故去年以來,雙膠紙需求旺盛。自去年第4季度以來,紙廠持續采取限量供應的措施,此情形迄今并未緩解,因此,雙膠紙行情近期頗為平穩。倒是銅版紙因貨源充裕,故售價還有一些彈性。對于后市,業者認為近期新臺幣貶值幅度大,將會影響文化用紙行情的穩定,基本上,上半年文化用紙將努力維持新價的落實,未來文化用紙售價的變動則視匯率走勢與漿價的起伏情況而定。 - 2017-07
14
江蘇省常熟港上半年進口紙漿達238萬噸
江蘇省常熟港上半年進口紙漿達238萬噸2017-7-13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2017年上半年,江蘇省常熟港作業紙漿船舶143艘次,接卸件雜紙漿218.6萬噸,同比增長26.7%,另外威特隆公司通過集裝箱進口紙漿19.4萬噸,合計進口紙漿達到238萬噸。作為該港的特色貨種,威特隆公司依托母公司歐港集團在全球建立了完整的紙漿物流鏈,為客戶提供全程優質服務,每年都保持了平穩增長。印尼金光集團新建全球最大漿廠OKI把常熟港長江港務碼頭作為長江沿線中轉分銷中心,進一步鞏固了常熟港華東地區最大紙漿集散地和物流中心的地位。 - 2017-06
29
金晟環保1053.16萬元收購廣西潔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金晟環保1053.16萬元收購廣西潔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2017-6-29 同花順財經金晟環保2017年6月22日公告稱,公司擬1053.16萬元收購廣西潔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收購事項不構成關聯交易,另此次交易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表示,潔豐生物以生產甘蔗渣纖維漿板紙為主,其產品為金晟環保的主要原材料。本次收購完成后,為進一步完善原料供應量及價格的穩定性,延伸公司產業鏈,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后向一體化戰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資料顯示,金晟環保成立于2008年8月19日,于2016年3月17日登陸新三板,目前屬于基礎層,交易方式為協議轉讓,主營業務是植物纖維一次性餐具、包裝容器等環保型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2017-06
15
“全國低碳日”銀鴿集團公司倡導低碳生活
“全國低碳日”銀鴿集團公司倡導低碳生活2017-6-15 大河網6月13日上午,銀鴿集團公司參加河南省漯河市第五屆“全國低碳日”活動,組織人員走上街頭、走進社區,通過傳播節能理念,普及節能知識,調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形成更加濃厚的節能降耗社會氛圍。活動當天,該公司通過設置宣傳展板、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材料、接受市民咨詢等形式,向市民展示造紙企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的成績,通過發放宣傳材料,贈送紙巾、濕巾等形式,加深市民對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認識,形成崇尚節約節能、合理消費與低碳環保的社會風尚,在全民中推動形成低碳創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倡導市民樹立低碳生活理念,踐行節能生活行為,從點滴做起,從小事著手,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據了解,當天銀鴿公司共發放節能低碳宣傳資料300多份,節能小禮品500多個,接受市民咨詢100余人次。“今后,我們還將繼續開展低碳節能方面的宣傳,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服務,切實踐行節能降碳、生態環保的社會風尚,為全面完成 十三五 節能減排降碳目標,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 2017-06
15
福伊特參加2017世界水電大會
福伊特參加2017世界水電大會2017-6-15 中國紙業網5月9日至11日,國際水電協會 (IHA) 在埃塞爾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召開匯聚水電行業決策者和專家的重要會議。大會得到了非洲聯盟委員會、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以及世界銀行集團的大力支持。本次召開的第六屆世界水電大會,也是國際水電協會 (IHA) 歷史上首次在非洲舉辦的會議。福伊特是國際水電協會企業會員以及2107年大會的贊助商。本屆大會旨在確保水電為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其它國際重大事項做出最大貢獻,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來自福伊特財務、銷售、市場、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等不同部門的同事以及福伊特水電管理委員會成員出席了本次大會,并在研討會和相關環節分享了福伊特對于水電發展的各種觀點。 “我對福伊特在本次大會中取得的成績感到非常高興。除了由主辦方發起的各種引人入勝的高端對話,我們還和與會的高級別組織及代表進行了重要的小組會議,并展開了富有成效的對話。”福伊特水電首席市場官Martin Andrae評價道。 “世界水電協會是一個能夠最大化代表水電行業的卓越組織。這主要是由于其成員幾乎囊括了水電行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設備供應商、客戶、咨詢公司,行業參與者以及相關合作機構。”福伊特水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Uwe Wehnhardt補充道。 2017年,福伊特水電前任總裁Roland Muench博士還被國際水電協會授予了榮譽會員稱號。福伊特與會代表非常榮幸地代為接受了該榮譽證書。 - 2017-06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7-6-13 中國紙業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2016年12月2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環保稅法》全文5章、28條,分別為總則、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稅收減免、征收管理、附則。 現行排污費和即將施行的環保稅不同點主要是:增加了企業減排的稅收減免檔次。 現行排污費制度只規定了一檔減排稅收減免,即: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規定標準百分之五十的,減半征收環境保護稅。立法過程中有意見提出,應當根據減排的幅度確立更多檔次的稅收減免。為鼓勵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參考實踐中一些地的做法,環境保護稅法增設了一檔減排稅收減免,即: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規定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按減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 現行的排污費實行中央和地方1:9分成,環境保護費改稅后,考慮到地方政府承擔主要污染治理責任,為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擬將環境保護稅全部作為地方收入,中央不再參與分成。 按照預算法規定,稅收收入應該納入一般的公共預算管理,統籌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一般不與支出掛鉤。雖然環境保護稅不采取專款專用的方式,但是不會降低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力度。原來由排污費安排的支出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按照力度不減的原則予以充分保障。